close
5C6B85D7E4B8A17BA4FA5175710E4.jpg   



澳門雖小,卻總能找到浪漫的角落。這個數百年來被葡國風情浸淫的半島,至今仍在建築與街道景觀上保留了濃厚歐風。沿著花樣繁複的馬賽克地磚,攜手尋找澳門最優美的畫面,在流傳著戀愛傳說的戀人聖地,為彼此的愛情留下見證。
  瘋堂斜巷
  葡風巷弄中,蘊藏無限創意
  「瘋堂斜巷」聽起來有些嚇人,好像是什麼飛越杜鵑窩的場景。其名稱來自於望徳聖母堂,1568年創立的天主堂最初是為了收治痲瘋病患而設,長久以來被當地人稱為「瘋堂」。由於聖母堂所在的位置剛好是傾斜的街道,「瘋堂斜巷」之名就這樣約定俗成流傳下來。
  隨著天主教發展壯大,19世紀時聖母堂成為教友的聚集中心,教堂周遭蓋起了一幢幢兩層樓高的西式平房,宿舍、聯誼會、醫院等紛紛設立,儼然成為熱鬧的小型自治體。二次大戰結束後,教團逐漸式微,教徒們陸續遷離,而洋房們也拆的拆、毀的毀,只剩下瘋堂斜巷的北段尚保留較完整的建築群,而這也是我們今日看到的模樣。
  獨特的建築樣式與歷史背景,促使澳門政府將瘋堂斜巷訂為重點保存區域,將殘破建築重新修茸,重新鋪上馬賽克花紋地磚,並為建築的外牆找回繽紛色彩。此外,澳門政府更為老建築群帶來靈魂,將文創產業引入斜巷,由藝術家們源源不絕的創意讓老屋重獲新生,透過藝術的語言再次向世界發聲。
  黃紅相間的優美洋房、百年參天老樹,10分鐘就能走完的斜巷因為它獨特的風情,讓人不自覺地放慢腳步,四處拍照留念,留連在優美的葡風街道中。幾間宅第敞開大門歡迎遊客造訪,裡頭有些是年輕創作者的工作室,也有古蹟修復而成的迷你住宅博物館。原本是老人院的婆仔屋,房客換成了葡國菜餐廳、雜貨店和藝廊,兩棵老樟樹枝葉延伸相連,幾乎遮蔽了天空,到週末常成為露天音樂會、藝文活動的舉辦場所,為已經浪漫無比的環境更增添了藝術氣息。

 

(文章摘自tourjoy港澳特色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瘋堂斜巷 澳門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信息娱乐资讯一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